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须绕道,绕开一块巨石要花几年时间。
在那个年代还没有重型机械,挖掘者的工具只能是烧油的机械镐和铁凿,就靠着这些原始工具,他们年复一年地推进,把人生葬送在冻土层里。
他们在找什么 往后的隧道壁渐渐光滑起来,显然是挖掘者换用了新型工具,应该是电动的金刚钻机。
邦达列夫找到了新的字迹:“1951年9月19日,抵达这里。
近卫步兵13师,工兵团。
” 近卫步兵13师是卫戍莫斯科的精锐,它的工兵团当然也是最精英的。
这样一支王牌部队居然从莫斯科调到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,继续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挖掘工程。
“1953年4月27日,抵达这里,副团长维赫里牺牲在这里。
近卫步兵13师,工兵团。
”这段话的旁边是维赫里副团长的红五星帽徽。
“1956年5月9日,抵达这里。
不知这条道路最终通向哪里,也许是坟墓,也许是地狱,但无论如何不会是美好的东西。
” “1961年4月13日,抵达这里。
神保佑我们,千万不要由我们的手打开那扇门,那一定是被诅咒的。
” 显然工兵们预感到某种危机就在前面,所以才会求助于神。
在那个年代,这种思想如果被党支部书记知道了,大概会被当作污点记入档案。
邦达列夫理解工兵们的恐惧,那是因为隧道四壁上的花纹。
那些花纹并非刻上去的,而是冻土层中的动物骨骸的切面,有蛇、蜥蜴、猫、海狮,甚至白熊,其中大多数本不该出现在这酷寒之地。
这些骨骼和冻土层一起被金刚钻机割裂开,暴露在工兵们的眼中,虽然是枯骨可仍透着鲜活狰狞的气息,可以轻易地看出这些动物们在垂死之际的恐惧,仿佛某个巨大的灾难瞬间降临,它们无处可逃,只能痛苦地哀嚎,用互相撕咬来发泄。
骨骼层层相叠,越往前越密集,最后邦达列夫看见蛇骨缠绕着熊骨。
那条蛇生前至少有20米长,骨骼泛着古老的暗金色,被它缠绕的熊骨更令人惊恐,它从腰椎处开始分岔,居然有两根粗壮的脊椎,这说明那头巨熊有两个头。
难怪工兵们惶惶不可终日。
他们在挖掘一条神秘的隧道,通往某扇门,他们知道门背后有可怕的东西,但迫于组织上的压力,他们不得不这么做。
那门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不能打开,可如果潘多拉的盒子落入世人的手中,谁又能忍着不打开来看一眼邦达列夫倒很镇静,他甚至用微型相机给冻土层中的骨骼拍起了照,显然眼前令人不安的景象早在他的预料之中。
已经接近“门”了,跟工程地图上说的一样。
邦达列夫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一个铁盒,里面是并列的几枚激光地雷。
这种谍用地雷就像粗大的钢笔,插入泥土中使用,能发出肉眼不可见的激光束,有人碰到光束便会引发爆炸。
邦达列夫把激光地雷插入通道壁上的小孔洞中,那是挖掘时留下的。
这样他就没有后顾之忧了。
他已经看到了最后的标记:“1963年11月21日,我们打开了门。
我们应该忘记我们在这里所见的一切,我们很快就会回莫斯科,回到莫斯科就一切都好了。
书记同志说这里将被再度封闭,如今已经不是神与魔鬼的时代了,苏维埃的铁拳会把它们都打得粉碎。
” 前方不是冻土层了,而是坚硬的花岗岩岩壁,这段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晋江2-3-2完结;;;;总书评数:73799 当前被收藏数:4436;;;;【文案一】;;;;财经记者夏沐,高傲冷艳、双商碾压,;;;;最近却被知情人曝出贪慕虚荣、势利拜金,只爱金融大亨... /
现耽都市刑侦 毒品、走私、人口贩卖、军火贸易全球黑色收益产业链的几大支柱,血腥深渊中滚滚摞起的金钱,促使罪恶如野草见风即长、烧之不尽。 斯文败类迷之自信攻(江蘅)X小老头式懒散偶尔张狂注重体面行动流氓受(李瓒)。 全文虚构。 /
社畜刘伟被主管剥削太久,一怒之下离职。买了几注彩票,追加中了五千万,人生突然逆转,从此好运不断,变成了幸运儿。去博彩能压中点数,去买房能抽中大奖,再小的几率,在他这里都变成了大概率。爱她,就帮她抽个奖吧......... /
文案:;;;;桑攸八岁时,家里曾住进过一个陌生的漂亮小哥哥,离别时,桑攸哭得喘不过气来,他给桑攸擦干眼泪,哄她说会有重逢的时候。;;;;高中,桑攸搬家,转学。;;;;她抬眸,... /
《逆向命轨》 逆向命轨小说全文番外_闻屿野路延宸逆向命轨,?」 《逆向命轨》 正文 第1章 是很俗套的故事。 李溯漠然地坐在桌边,手里拿着刀叉,听他父亲李晟越用那毫无起伏的声调讲述在他没回来的这段时间,家里发生的事情。 于李溯而言,并不算是什么大事。 李晟越在一个月之前,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的街道上,他的车撞伤了一对母子。 /
《《秉性下等》作者:回南雀》 《秉性下等》作者:回南雀小说全文番外_冉青庄金辰屿《秉性下等》作者:回南雀, 《秉性下等》作者:回南雀 文案: 为曾经的卑劣,为拆散了你和他,我诚心忏悔 在我查出身患绝症的那一天,我遇到了昔日的高中同学冉青庄。 由于我当年的一场告密,对方人生全然变样,活成了垃圾一样的存在。 毫无疑问,是我毁了他…… 我虽然是个卑劣的家伙,但在死前,多少也想弥补一二,好安心地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