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秋季攻势后,是连续三个月的大规模冬季攻势。
三次攻势,共歼灭国民党军队30万8千多人,攻占城市77座。
共产党占领区面积已占黑土地的97%,人口达到86%。
民主联军发展到十二个纵队,又一个炮兵纵队,一个铁道兵纵队,十七个独立师加地方军,共105万人。
国共两党在黑土地上的地位,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
“血液是胜利的代价。
” 克劳塞维茨说的。
红与白 1947年12月15日开始、1948年3月15日结束的冬季攻势,第一仗攻克彰武,全歼守军49军79师,接着将新5军43师、195师聚歼于公主屯地区。
第二阶段攻势转向辽南,先后攻克辽阳、鞍山,迫使营口暂58师火线起义。
乘冰雪未融化,锋锐指向战略要地四平,一举夺下。
吉林守军见势不妙,弃城逃进长春。
血战彰武 秋季攻势还未降下帷幕,雪花就扯开了冬的幔帐。
一层又一层,纷纷扬扬,把烟火薰燎的战场打扫、铺撒得晶莹、银白。
纯净而冷酷的雪白统治了空间,还想掠劫时间。
手表上的时针,因气温骤降变得踉踉跄跄。
倒是揣在胸前、今天已经差不多成了古董的怀表,以从容自若的步履显示着自身的优越。
瑞雪兆丰年。
从1946年的奇寒中走出来的共产党人,天天月月都是金秋。
眼下,他们又要收获一座血城——位于沈阳西北的郑家屯和大虎山铁路线上的彰武。
守军利用彰武县城周围高地,修筑很多地堡。
夺占彰武,首先要控制这些制高点。
在这次占斗中荣立特等功,成为战斗英雄的黄达宣,所在连攻击目标为城南山上一座苗圃。
排长黄达宣的3排为尖刀排。
老人说,看地形时,哪儿有棵小树,哪儿有堵雪墙,哪儿有个雪洼,都指点得清清楚楚。
哪个班从哪儿上,哪个组爆破哪道障碍物,炸药包放什么地方,拉火后在哪儿隐蔽,哪挺机枪打哪儿,掩获谁,都讲得明明白白,落实到具体人。
回来后,又在沙盘上反复演练。
实战时只在1排攻击时出点意外,被敌人火力压迫在雪坡上。
这时,3排已将几座地堡炸毁,完成任务了。
见状,他立即将3排兵分两路,从侧翼攻了上去。
外围战斗很顺利,2纵和7纵都按预定计划控制了制高点。
攻击县城,5师5分钟突破防线,5小时结束战斗。
守军依托工事顽抗,不断组织反冲击,都被打垮。
整个战斗呈一面倒趋势,没有僵持,也没有几次冲击不下的情景。
这一节的题目,似乎不妥? 刘学友老人说:从军政大学毕业后,长那么大第一次上战场,就是在彰武前线抢运伤员--我是民工大队的副大队长。
冲击道路的雪地上,红的,黄的,到处是伤员和烈士遗体。
第一次见到那场面,真懵。
民工比我还懵,问我:这个腿断了,那个脑袋有个窟窿,先背哪个呀?我哪明白呀!可乌纱帽戴在头上,也不能装孬,就说:什么这个那个的,快背!第一个肠子出来了,我不大敢看。
那个伤员还明白,但说不出话,就用手抓抠我的肩膀,那意思是感谢我背他。
我这眼泪都要下来了。
都是军人,人家打仗命都豁出去了,咱背一下子算个[毛求]?就说:好同志,你放心,我一定把你背出去!背几次就有经验了,先摸摸鼻子有没有气儿,先背重的,后背轻的。
重伤员大都不会说话,一是流血多,二是冻的。
有的抓住你就不放。
是轻伤,就告诉他:先等会儿,我先背重伤的,马上就回来背你。
我背回10多个伤员。
身上弄得那血呀,冻得哗啦哗啦的。
回去后,棉衣都拧出血来,做梦都粘乎乎的。
最后处理烈士遗体。
用大车拉,一车十几个,二十几个,一车车拉到山上一个大坑里埋了。
我们弄的那个大坑里有几百。
开头有木柜子,后来没有了,就那么埋。
木柜子都是老乡的,东北家家户户都有那种装米的一人长短的大柜子。
不管在什么地方,打一仗,附近村子的米柜就光了。
大坑旁山坡上有个庙,庙里有个和尚,站在那里,闭着眼睛,直念“阿弥陀佛”…… 血染王道屯 攻占彰武后,2纵、3纵、7纵将新5军两个师,包围压缩在沈阳西北王道屯、文家台、黄家山和公主屯一带村落里。
王道屯一仗打赢了,也打惨了。
张耀东老人,当时是2纵6师17团1营1连3班副班长。
老人说:王道屯是个不到50户人家的小村子。
敌人是195师585团,已经修好了工事等上了。
侦察报告却说是一个连加个营部,刚进村。
团里决定趁敌人立足未稳,冲进去把它一口吃掉。
就我们一个营攻击。
1连、2连并肩突破,3连是预备队。
村口有个胳膊肘弯儿,两个连全打那儿了。
那轻重机枪打的呀,就像用扫帚似的,雪打得都迷眼睛,我的狗皮帽子穿俩窟窿。
3连再上,也不讲究战术,还是硬上,也打趴那儿了。
头天夜里飘一夜大雪,深没膝盖,雪一停,那天“嘎嘎冷”(东北话,形容天极冷)。
我的脚指甲全冻掉了。
你想想,从上午9点多钟到天停黑,就那么在雪窝子里趴着,那人能怎样?可当时不知道,好你也没觉怎么冷。
我趴在个尺把深的车道沟里,前后左右全是人,黄糊糊的,血糊糊的,把眼睛都看红了。
大都是负伤后冻死的。
团里担架连没来。
营连几副担架也都打那儿了。
没炮火掩护,有担架也上不来呀。
天快黑了,炮响了,后续部队上来了。
我们开始冲锋。
都冻僵了,也爬不起来呀,爬起来也晃晃悠悠站不住。
站不住也冲了进去!人到了那份儿上,什么想不出来的事都能做出来。
我还炸掉了个地堡,立了一大功。
战斗结束,我把全连机枪划拉划拉扛回来,5挺,扛两次。
一看人,连长,通信员,司号员,还有个4班副,都是趴在车道沟里活下来的。
还有在后边做饭的司务长和两个炊事员。
全连126人就剩8个。
2连剩21个,3连剩40多。
早晨还一口锅里吃小米干饭,猪肉炖粉条儿,都唠快胜利了,也该回家娶个老婆,好好种上几亩地过日子了。
昨晚一个连住半拉村子,现在连一铺炕也住不满了。
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,这么快就没了。
指导员和我的排长都是苏北人。
指导员总爱讲将来办集体农庄,用拖拉机种地。
有人问他拖拉机什么样儿,他愣了一下,笑笑,说不知道。
排长对我可好了,行军给我扛枪背行李,吃饭总往我碗里夹肉,说你有文化,好好干,将来有出息。
他说惦着要看看“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”。
夜里行军老远见到沈阳灯火通明,就说将来一定要进去看看。
打下彰武有电灯了,却停电,只看到个电灯泡。
(有的老人说,他老家的乡亲们到今还在点煤油灯。
)连长不知怎的说了句“烧水”。
通信员端来热水让他洗脚,他傻了似地愣坐在炕沿上没反应。
通信员碰碰他,他一脚踢翻脸盆:洗你妈个巴子!吼一声,抱着脑袋蹲在地上,呜呜哭。
要去看看倒下的战友,团里不让。
纵队派来文工团演节目,让我们去看。
谁还有那心思呀! 唉,王道屯,王道屯,王道屯…… 血溅文家台 厚重的积雪,压迫着山岭、沟谷和大地。
文家台的茅草房好像承受不住了,挤挤擦擦地依靠在一起。
坡坎上的房子,坡上的一边被雪埋住了,另一边露出黑褐色的泥墙。
冰锥像巨兽的獠牙挂在屋檐下,窗户纸在风雪中发出呜呜的颤音。
破处用烂布团塞着,远看就像乱七八糟瞪着的一支支黑眼睛。
新5军军部、43师和195师残部,军长陈林达和师长谢代蒸,留光天,就是在这里被歼灭、俘获的。
雪野中一场血战。
3纵7师20团3营,最先冲进文家台。
赵绪珍老人说:当时我是宣传股长,随3营做战时宣传鼓动——那时好像还没有“蹲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清朝末年,四方战乱,民不聊生。本书讲述了摸金校尉前辈张小辫的传奇一生。误入年久失修的前朝贵妃陵墓,见金棺、遇奇人、得奇书、历奇险,习得一身不传之秘。从此也开始了张小辫诡谲的历险传说。破解造畜谜团,率领雁营大战太平军每每涉险,都有深藏不露的神秘人物林中老鬼相助。林中老鬼所言能让张小辫大富大贵,最后却是一场早已安排好的大阴谋。 /
这年冬末,温禾安失权被废,流放归墟。 她出生天都顶级世家,也曾是言笑间搅动风云的人物,众人皆说,她这次身败名裂,名利皆失,全栽在一个情字上。 温禾安早前与人成过一次婚,对方家世实力容貌皆在顶尖之列,声名赫赫,双方结契,是为家族间的强强结合,无关情爱。 这段婚姻后来结束的也格外平静。 真正令她意乱情迷的,是东州王庭留在天都的一名质子。他温柔清隽,静谧安宁,却在最关键的时候,笼络她的附庸,联合/
【阅读须知】 1:本书是神奇宝贝、精灵宝可梦、口袋妖怪的同人小说。 2:本书是无系统、无女主的精灵养成向小说,节奏较慢,需耐心阅读。 3:小智得了冠军。 /
两度孕育,却只得金花一对。丈夫还能不避血污,温柔相劝,哪个不说大福晋嫁着了? 死后穿越到现代,又重生回来的伊尔根觉罗氏:!!! 一巴掌过去,打醒某人儿子梦,拉着他宠女儿们。 大格格想进学,却因女儿身被拒?莫慌,额娘重金给你砸好师傅来;二格格想从商,挣银子孝敬阿玛额娘?来来来,给你两万银子做本金! 坊间议论纷纷,都说大福晋昏了头。 直到大格格简在帝心,二格格将生意做到海外。各有所成的小姐俩还/
我是一个睡了一觉就穿书的倒霉鬼,更倒霉的是,还穿成了一篇升级爽文里男主的黑月光,最后被开棺鞭尸的那种炮灰。 穿过来后我才发现,哦,原来这个黑月光不仅黑,连性别都不太对。 为了保住小命,我一边远离男主,一边兢兢业业扮演高冷公主,可我是个理科生,对文言文过敏,谁知道我在书院里上学时有多苦。 有一次,边境骚乱,朝廷准备把公主嫁给几千里外的可汗,以达成秦晋之好。 我只当了两年公主,但在其位谋其政,/
海添逃跑的第二天,日理万机的霍格元帅才从新闻上知道自己养的小金丝雀床.伴跑了。 他已经玩腻,并不打算找回来。 但,当看到收容所的工作人员说对方怀孕了。 他眼睛一亮。 他家族子嗣稀少,已经很久没有孩子出生了。 他准备看在孩子份上,把海添领回来。 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说:元帅抱歉,我们要确定你是不是孩子父亲。 霍格:?这说的什么话。 他只有我一个男人。 工作人员解释:抱歉,先生,他们也是这么说的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