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宗泽并没有直接听信那位二把手的意见,他上任之后,先是翻看了密州的户籍和辖区地里水文、历年灾害和收入来源,对此地有了大致了解。
密州是京东东路的大州,下辖五县,人口三十余万户,多山多水多洼地,田地并不富足,大多都是坡地,常年蝗旱为灾,只能种些麦豆,可以种稻的水田甚少,大多收入,都来自市舶司的间接商税。
京东东路下辖的九州之中,青州有仙纹绫、密州有赀布、兖州有镜花绫、曹州有绢锦、齐州有丝娟,都是能远销海外诸国的贵重织品,加上板桥镇港口水深开阔,既可凭借丝织之利与高丽倭国贸易,又可使许多广南、福建、淮浙贾人在板桥镇卸船,去至京东、河北、河东等路贸易。
所以,在他走访数日后,发现那位观察使夫人圈占的,大多是坡地与望天田,上好的农田依然是种粮所用。
倒是那些蜡树,如今大多萌发新芽,在树上随处可见,只是尚未见到所谓的结蜡。
另外,因着那“赵公印刷”需要大量蜡纸,如今密州的蜂蜡价格甚高,甚至有苏杭货船,将南方蜂蜡运来此地销售。
至于水利,当年苏轼为密州知州时,曾试图兴修水利,但这里大多都是山林,只有临近市舶司的胶西附近才有平地湖泊,且岩石坚硬,工程难度极大,便只能放弃。
总得来说,这里的普通佃户还能过得去日子,但稍有天灾动荡,便会以草木泥土为食,弃婴随处可见,这里的宗室倒不怎么欺压佃户。
宗泽心中略为有谱,他现在好奇地就是,那些蜡树,是否真的能每亩产蜡数斤。
就在他好奇之时,儿子宗颖来报,说有一本地书生,前来拜见,说他是前任知州的儿子。
宗泽有些好奇,便同意了。
另一边,王洋也掩住心中忐忑,他最近反复颂读那本笔记,只觉得所得甚多,很多想法在脑中盘旋,恨不得立刻去验证一番。
所以,他大着胆子,前来求见这位新任知州。
双方见面,先是一番寒暄,从父辈开始拉一拉在官场上七歪八扭的关系。
然后,王洋这位年轻人便克制不住,一番洋洋洒洒地上了数千言,说密州蝗旱为灾,最大的原因就是很多山地被开垦成了田地,偏偏此土层极薄,失去了土地,便无法保持水土,土地一裸露,便会生成蝗灾。
若是能广种蜡树,不但能恢复水土,还能让贫户有更多收成,那山林不需要如麦豆那般浇灌,同时,只要土地不裸露干旱,也就不必担心蝗灾肆虐。
再者,密州有市舶司,也不必担心民户因种树而无粮,江浙、淮南皆是产粮大户,更是学风兴盛之地,对蜡纸的需求只多不少。
且山林不需要如麦田那般打理,便能有更多民夫行匠作之事,烧瓦筑屋,如此,密州之民既可饱食,又可安居…… 宗泽开始只是静静地听,听到后来时,面露深思之色,问道:“符渤,吾有一问,不知可否解惑?” 王洋冷静下来,平静地点头。
“这些计策,可是你自己想出?” 王洋顿时沉默……这些东西,大多是那笔记上的内容,只有少数是他自己融会贯通而成。
看他神情迟疑,宗泽顿时了然,温和道:“符渤高才,但你所说之事,还是要等今年七月,才可见分晓。
” 虫蜡未结之前,这些,都只能是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陈淼,又名陈三水,奉组织命令打入76号,收集情报,不畏艰难,坚守信仰,与敌人斗智斗勇,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本书又名:《无痕》 /
真正的顶级掠食者,掠夺最好的生存资源,捕食最顶级的猎物 188男团第11本来啦~ /
加茂怜上辈子又美又强,继承加茂术式后迫于派系纷争不幸嗝屁。 这辈子他决定避其锋芒装成半瞎,对咒灵视而不见,踏踏实实做一个废物花瓶。 至于家传术式? 不懂。 不会。 没觉醒。 然而一不小心装过了头,所有人都相信他是残疾术师后,加茂怜在成年这天被一脚踹出家门,给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腾出嫡子之位。 加茂怜:(骂骂咧咧) 加茂本想借酒消愁,却被一个英俊男人堵在酒吧巷口。 男人墨绿的眸半敛着搭下浓黑的阴/
作者平平淡淡讲故事,诸位开开心心看小说。 /
颠覆晚清,弄权庙堂,羽扇纶巾,谈笑间翻天覆地。 萝莉天下,调教军阀,风花雪月,一曲江山觅知音。 参军出品,必属精品。 一部开国皇帝的奋斗史,一部中华文明的开拓史。 不一样的穿越文,轻松过瘾和历史厚重谁说不能兼得? /
夏菊花是自己憋屈死的。 到死她都想不明白,丈夫死后,自己给两个儿子盖了房,娶上媳妇,努力想把一碗水端平,帮着带大孙子孙女,家里家外啥活抢着干,怎么就成了极品婆婆。 儿媳妇看不到自己的辛苦,亲生的儿子数落自己,一手带大的孙子把自己推出门,夏菊花不能不喝药。 这药咋甜丝丝的?夏菊花以为老天在临死前给自己点甜头吃,竟发现自己回到了刚娶二儿媳妇的日子。 自己极品婆婆的名声,好象就是从娶了二儿媳妇之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