朴辣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40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(2)(2/3)

当然“业”不受报了(《弘明集》卷五,载《大藏经》卷五十二)。

慧远的这个理论,无论与道生原意是否相同,也是道家理论向佛家形上学的扩展。

道家的“无为”、“无心”原来只有社会伦理的意义,进入了佛学就有形上学的意义了,这一点是很有趣的。

由此看来,它确实是中国佛学的一个重要发展,后来的禅宗就是遵循这个发展而发展的。

道生提出的理论中,还有“顿悟成佛”义,原文亦失传,谢灵运(433年卒)的《辩宗论》阐述了道生此义。

顿悟成佛的理论,与渐修成佛的理论相对立。

后者认为,只有通过逐步积累学习和修行,即通过积学,才能成佛。

道生、谢灵运都不否认积学的重要性,但是他们认为,积学的功夫不论多么大,也只是一种准备功夫,积学的本身并不足以使人成佛。

成佛是一瞬间的活动,就像是跃过鸿沟。

要么是一跃成功,达到彼岸,刹那之间完全成佛;要么是一跃而失败,仍然是原来的凡夫俗子。

其间没有中间的步骤。

“顿悟成佛”义的理论根据是,成佛就是与“无”同一,也可以说是与宇宙的心同一。

由于“无”“超乎形象”,“无”自身不是一“物”,所以它不可能分成若干部分。

因此不可能今天修得它的一部分,明天修得它的另一部分。

同一,就是与其全体同一。

少了任何一点,就不是同一。

关于这个问题,谢灵运与其他人有许多辩论,《辩宗论》都有记载。

有个和尚名叫僧维,问道:学者若已经与“无”同一,当然不再说“无”了,但是他若要学“无”,用“无”除掉“有”,那么,这样学“无”岂不是渐悟的过程吗?谢灵运回答道:学者若仍在“有”的境界中,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学,不是悟。

当然,学者要能够悟,必须首先致力于学。

但是悟的本身一定是超越了“有”。

僧维又问:学者若致力于学,希望借此与“无”同一,他是否会逐渐进步呢?如果不逐渐进步,他又何必学呢?如果是逐渐进步,岂不就是渐悟吗?谢灵运答:致力于学,在压制心中的污垢方面,会有积极效果。

这样的压制,好像是消灭了污垢,实际上并没有消灭。

只有一旦顿悟,才能“万滞同尽”。

僧维又问:学者若致力于学,能否与“无”暂同呢?如果能够,暂同也胜于完全不同,这岂不就是渐悟吗?谢灵运答:这样的暂同,只是假同。

真同在本性上是永久的。

把暂同当成真同,就跟把压制心中的污垢当成消灭心中的污垢,是一样的谬误。

《辩宗论》附有道生的《答王卫军书》,这封信完全赞成谢灵运的论点。

《辩宗论》载在道宣(596—667)编的《广弘明集》中(卷十八,载《大藏经》卷五十二)。

道生还有一个理论,主张“一切众生,莫不是佛,亦皆涅槃”(《法华经疏》),即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,或宇宙的心。

他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也失传了,他这方面的观点还散见于几部佛经的注疏里。

从这些注疏看来,他认为众生都有佛性,只是不认识自己有佛性。

这就是“无明”。

这种“无明”使之陷入生死轮回。

因此他必须首先认识到他有佛性,佛性是他本性里面本有的,然后通过学习和修行,自己“见”自己的佛性。

这个“见”便是顿悟,因为佛性不可分,他只能见其全体,或是毫无所见。

这样的“见”也就意味着与佛性同一,因为佛性不是可以从外面看见的东西。

这个意思就是道生所说的“返迷归极,归极得本”(《涅槃经集解》卷一)。

得本的状态,就是涅槃的状态。

但是,涅槃并不是外在于、迥异于生死轮回,佛性也不是外在于、迥异于现象世界。

一旦顿悟,后者立刻就是前者。

所以道生说:“夫大乘之悟,本不近舍生死,远更求之也。

斯在生死事中,即用其实为悟矣。

”(语出僧肇《维摩经注》卷七)佛家用“到彼岸”的比喻,表示得涅槃的意思。

道生说:“言到彼岸:若到彼岸,便是未到。

未到、非未到,方是真到。

此岸生死,彼岸涅槃。

”(语出僧肇《维摩经注》卷九)他还说:“若见佛者,未见佛也。

不见有佛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蜀汉刘禅传

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身刘禅,身处乱军之中,四周围全是喊杀之声,正在害怕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自耳边响起“少主放心,只要我赵云活着一定带你杀出长坂坡去!”刘禅... /

就这样恋着你

晋江2-3-2完结;;;;总书评数:73799 当前被收藏数:4436;;;;【文案一】;;;;财经记者夏沐,高傲冷艳、双商碾压,;;;;最近却被知情人曝出贪慕虚荣、势利拜金,只爱金融大亨... /

8.30《犯罪心理》by长洱(未删减 含隐藏番外《回家》)

《8.30《犯罪心理》by长洱(未删减 含隐藏番外《回家》)》 830《犯罪心理》by长洱(未删减 含隐藏番外《回家》)小说全文番外_刑从连李景天830《犯罪心理》by长洱(未删减 含隐藏番外《回家》),?《犯罪心理》作者:长洱 文案 有天,林辰在看书的时候,刑从连问他: 你是心理学家,那你能帮我看看,我适合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吗? 林辰记得,自己那时告诉他,爱情是世界上最不可估量的东西,就算/

循循

喜新厌旧的人怎配懂爱? 位高权重的女主看上比她地位更高的男主,循循善诱再抛弃。发疯的爱情骗子vs发疯的一次次被骗的小仙男: 循循在和太子共谋富贵前,曾骗江小世子做她的入幕之宾。 多年后,循循为渡难关,求到江小世子面前。 春风一度,帷帐纷飞。 循循为了让江小世子少烦自己,假意嘤嘤:你且忘了我,娶世子妃,莫让你父亲再骂我狐狸精了 帷帐后的烛火将青年秀颀的身形拉长。 半晌,他道:凭什么是我忘了你/

我自深渊来

现耽都市刑侦 毒品、走私、人口贩卖、军火贸易全球黑色收益产业链的几大支柱,血腥深渊中滚滚摞起的金钱,促使罪恶如野草见风即长、烧之不尽。 斯文败类迷之自信攻(江蘅)X小老头式懒散偶尔张狂注重体面行动流氓受(李瓒)。 全文虚构。 /

拎起那只兔耳朵

文案:;;;;桑攸八岁时,家里曾住进过一个陌生的漂亮小哥哥,离别时,桑攸哭得喘不过气来,他给桑攸擦干眼泪,哄她说会有重逢的时候。;;;;高中,桑攸搬家,转学。;;;;她抬眸,... /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