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讲完这些书法的起源和发展,唐老带大家去看看,他们书协里面的镇会之宝。
可当大家看到那幅作品之后,略有失望,因为那只是一幅残损的作品。
“没搞错吧?就这?” “楷书吗?就不知道是谁书写的。
” “都说是镇会之宝,那肯定是书圣的吧?” “王羲之?想多了,王羲之就没有真迹遗传下来,以前听说日本有,但后来被证实,那是临摹的。
” …… 看到直播间大家的议论声,胡杨跟大家说道:“眼前这幅作品,大家肯定听说过,三国时期,著名才子曹植的作品《洛神赋》。
” 话音刚落,直播间的议论声更多。
“曹植的才华,我不怀疑,可是他的书法,能作为镇会之宝?” “啧!看不起人家曹植的书法?你怎么知道人家的书法不行?” “老曹家还是很厉害的。
” …… 胡杨接着说道:“大家听我说完呀!内容是曹植的文学作品《洛神赋》,可书写它的人是东晋时期的王献之。
大家也知道,王献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,仅次于他的老爸王羲之,号称小书圣。
以前,我们也谈过关于他的墨宝,比如《鸭头丸帖》、《中秋帖》这些闻名千古的作品。
《中秋帖》更是被誉为传世作品中,三大墨宝之一。
而他的《洛神赋十三行》,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
” 《洛神赋十三行》原迹为麻笺本,入宋残损,南宋贾似道先得九行,后又续得四行,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,世称“玉版十三行”。
后石佚,至明万历间,在杭州葛岭半闲堂旧址复得,归陆梦鹤、翁嵩年。
清康熙间入内府,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,此石流入民间。
流传下来的刻本为宋代根据真迹上石的拓本,包括“碧玉版本”和“白玉版本”两种,其中“碧玉版本”较好,它于明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出土,现藏首都博物馆。
白玉版本嘉庆三年毁于乾清宫火灾。
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,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,写过不只一本。
南宋时残存十三行,真迹今已不复存在。
眼前的这一幅作品,用笔挺拔有力,风格秀美,结体宽敞舒展。
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,但并不轻浮软弱,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,遒劲有力,神采飞扬。
字体匀称和谐,各部分的组合中,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,字的大小不同,字距、行距变化自然。
事实上,《洛神赋十三行》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:一为晋麻笺,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,定为王献之真迹。
一为唐硬黄纸,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,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,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。
“所以说,这是南宋贾似道得到的那幅残损版?”有人问道。
假如是这样的话,作为镇会之宝,确实足够了。
“大家现在看到的,只有九行,残损了四行。
从纸质来看,是麻笺本,也就是我们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崇祯十六年,明社稷将倾,是降清还是抗清? /
……唯一能力,就是能分辨出谁是隐藏的日本人,其他的都不太懂…………... /
十八岁那年,黄皮子寻仇,全村男女老少横尸荒野,自此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。 血池里究竟有什么? 朝天棺葬的谁? 黄金棺又是哪位达官显贵的归处? 槐木棺内的大人物,有何来历? 避天棺是否真的可以令人长生? 我叫叶鞘,师承抬棺人 /
这年冬末,温禾安失权被废,流放归墟。 她出生天都顶级世家,也曾是言笑间搅动风云的人物,众人皆说,她这次身败名裂,名利皆失,全栽在一个情字上。 温禾安早前与人成过一次婚,对方家世实力容貌皆在顶尖之列,声名赫赫,双方结契,是为家族间的强强结合,无关情爱。 这段婚姻后来结束的也格外平静。 真正令她意乱情迷的,是东州王庭留在天都的一名质子。他温柔清隽,静谧安宁,却在最关键的时候,笼络她的附庸,联合/
【女强】+【医术】+【双洁】夫君不能人道,竟跟恶婆婆恶毒设计把她丢给乞丐!她受尽屈辱,夫君却高中状元治好了病转头害她沉塘而死!重生归来,她反手将恶婆婆丢给乞丐让其身败名裂,揭穿人渣夫君天阉之事让他无颜见人,还彻底断了人渣的为官之路! 虐渣虐得正起劲,突然跑出个郡主想抢她夫君,还屡次恶意加害她!她转身用逆天医术救了权倾朝野年纪轻轻的摄政王,直接成为郡主她嫡母! 新婚夜,摄政王轻拥她,嗓音低沉/
罗莉有三好,柔体、清音、易推倒。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罗莉控。 整个世界即将沉入最深的黑暗之中,而一个无赖少年,却凭着他的无赖本性推倒了一个个罗莉还有御姐,熟女。 美丽的公主,柔软的女骑士,治愈系的小女孩,性格别扭的死灵女法师 是的,本书的作者是个罗莉控。 但是兼爱才是王道。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