朴辣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47章(5/5)

得3号的肘子好吃,肘子皮肥而不腻,刚出锅的菜比罐头好吃多了。

最后,包括宴宾楼周师傅在内,一共25个评委给三个鲁菜师傅投票。

1号师傅得了8票,2号师傅得了7票,3号师傅得了10票。

“3号是哪位师傅啊?”叶满枝问。

“3号是来自东风公社食堂的崔壮壮师傅。

”正是周师傅的徒弟。

*第一食品厂最终录用了崔壮壮和那位川菜兼粤菜师傅。

食品厂的算盘打得噼啪响,请一个崔壮壮相当于附加半个周师傅,万一有崔壮壮搞不定的难题,还可以请他师傅出马。

省委党校的理论骨干研究班在九月一号开学。

在叶满枝去进修前,两位新来的技术员已经着手为宴席菜罐头调整口味,研究新菜式了。

“如意,我这次要脱产学习两个月,厂里要是有急事,你去党校找我,没急事就等到周六,我每周六下午回来一趟。

”周如意在本子上记着她的安排,“厂长,还有别的交代吗?”叶满枝笑说:“没什么交代了,你在家也多学习理论知识,多给组织写思想汇报,争取早日入党。

以后要是有了去各级党校进修学习的机会,你不是党员,不就错过了嘛。

”周如意频频点头。

最好的榜样就摆在她面前,她按照叶厂长的路子走准没错,职级一时半会儿升不上去,但她可以先争取入党。

……叶满枝要去学习两个月,将厂里的事情安排好,便去党校报到了。

报到的日子是工作日,叶满枝没用吴峥嵘接送,自己背着包袱坐车去了省委党校。

她参加的是理论骨干研究班,但是在9月1号开学的还有县处级干部轮训班、高级干部自修班、理论教师进修班,以及各种业务的短训班。

在不大的校园里见到成群结队背着包袱的学员时,让叶满枝恍惚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大学时光。

远离单位的各种工作以后,她终于有了点来学习的真实感。

理论骨干研究班只分了一个班级,总共60人,学员们都是来自全省各单位的理论骨干,大多是各单位的书记和副书记,甚至还有政研室的笔杆子。

像叶满枝这样纯搞业务的,属实不多。

不过,当她在开学典礼上见到赵桂林的时候,一颗心便落回了肚子里。

“赵经理,你怎么也成理论骨干了?”赵桂林嘿了一声说:“叶厂长都能当骨干,我怎么就不能是理论骨干了?”叶满枝毫不谦虚道:“我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,理论水平是经过考验的。

”赵桂林当综合三科科长的时候,她在赵桂林手下工作了一年,彼此都清楚对方是个什么路数。

他俩都属于实干型抓业务的。

如今在理论骨干研究班相遇了,其实有点搞笑。

赵桂林是省皮革工业公司的二把手,能拿到这个进修机会,八成是他给自己开的后门。

“哈哈,”赵桂林没否认,“难得有个来省委党校学习的机会,咱们抓业务的同时,也不能放松对理论水平的提高呀!”“对呀,咱们就是来提高认识,锤炼党性的!”两人相继唱起了高调,又不约而同笑了起来。

赵桂林笑出眯眯眼,提醒道:“咱研究班好像每周都有考试,考试成绩和排名要放进档案的,你可别放松懈怠,让自己排名倒数啊!”叶满枝表面云淡风轻,其实心里紧张得要死。

用她家老叶的话说,她除了学习不行,干啥都行。

她没有家里那两位吴姓人士的好记性,文科类考试全靠考前死记硬背。

上大学的时候,花费大量时间背书,才勉强稳住班级前十名的位置。

理论骨干研究班里,有一大半是真正的理论骨干,而且在研究班学习的内容,除了她经常看的主席语录和著作,还有马列那样的大部头。

一想到要跟这些笔杆子同场竞技,她头都大了两圈。

所以,为了不让档案里的成绩太难看,小叶厂长完全不敢懈怠,上完每天上午的理论课以后,下午还要去图书馆背书。

来进修之前,她信誓旦旦地跟吴峥嵘说,每天只有半天课,她下午可以负责接有言放学。

结果她在党校里一呆就是两周,根本没时间出校门。

等到第一次小考结束,得到82分和第21位的排名,她终于履行之前的承诺,去幼儿园接孩子了。

21名不是啥名列前茅的成绩,可是同样是大学生的赵桂林,居然只考了76分,排名第30!哈哈哈哈!她来到幼儿园的时候,还没到放学时间,小朋友们都在教室里自由活动。

有个小男孩将皮球踢到了教室门口,跑出来捡球时,发现了叶满枝便虎头虎脑地喊了声“阿姨好”。

叶满枝正想回话,就见这孩子扭头喊道:“吴玉琢,你妈妈从省委党校那个什么班回来啦!”然后教室里的一群小孩全都向门口望了过来。

叶满枝:“……” 肯定是她家小崽又在幼儿园显摆了。

吴峥嵘的工作涉及保密信息,千叮咛万嘱咐不许闺女出去胡说,所以,闺女只能可着她一个人显摆。

瞥见妈妈的身影后,吴玉琢不玩翻花绳了,把毛线交给身旁的小朋友,便快步跑到了门口。

她先纠正那个小男孩:“是省委党校理论骨干研究班。

”而后扑到叶满枝怀里说:“妈妈,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回来啊?你不在家,我都学会自己洗澡啦!”“那你可太厉害了!”叶满枝与老师打了声招呼,便带着孩子往外走。

“妈妈,你在学校怎么样?有意思吗?”有言明年就要上学了,叶满枝怕孩子因此厌学,只能违心地说:“学校可有意思了,我都不舍得回来。

”如果没有考试的话,在省委党校的生活确实是很好的。

党校老师的理论水平都很高,连主席语录和著作这种被她翻烂的书,也能讲出新意。

课堂其实还挺有意思的。

而且党校每周都在大礼堂放电影,各班级之间还有体育比赛,业余活动比她想象中丰富很多。

她给闺女介绍着自己的校园生活,一起乘车回了军工大院。

她有半个月没见到老叶和常月娥了,今天有空正好回去看看。

母女俩进门的时候,黄黎也刚接了出租车和起球放学。

三兄妹一见面便立即凑在一起,叽叽喳喳讲起了最近各自的生活。

听到房间里咿咿呀呀的喊声,出租车将有言拉进屋,让她一起玩五叔家已经一岁的小妹妹。

叶满枝逗着小侄女笑了一会儿,回头问黄大仙:“嫂子,出租车比有言大一岁,今年应该可以上小学了吧?你怎么还没给他报名上学啊?”黄黎说:“我想在明年过年之前,去三线跟你三哥汇合。

频繁转学对孩子不太好,等他到了当地,八岁再入学也没问题。

”叶满枝点点头,能一家团聚也好,让三哥独自在那边工作,家里人其实都不太放心。

她还想问问黄大仙的工作要如何安排,刚从公共厨房回来的沈亮妹却惊讶地问:“三嫂,你要去三线啊?”“嗯,有这个打算。

”“怎么要去三线呢?那边全是深山老林,条件多艰苦啊!”沈亮妹极力挽留,“嫂子,你还是跟孩子留在滨江吧。

”“主要是起祥总想爸爸,我寻思要是一家人能住在一起,对孩子也会更好一点。

”自打叶满堂去了三线,老叶家这些兄弟姐妹对他们娘俩都挺关照,孩子有什么事,比如洗澡剪头,都是他四叔五叔带着出去的。

沈亮妹也变得挺贴心,她们妯娌俩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十年,头一次相处得如此和谐。

但她跟儿子都很想念叶满堂。

而且起祥在滑冰这个项目上似乎天赋有限,参加了几次少儿滑冰比赛,都没能拿到好成绩。

因此,她不想再耽搁时间了,最好能在明年过年之前南下。

沈亮妹急得不行,瞧见自家男人下班回来,她赶忙招呼道:“满桂,你赶紧劝劝嫂子,她想带着出租车去三线!”“去三线挺好的呀!”四哥举双手赞成,“跟三哥汇合就能一家团圆了!”“好什么呀!”“哎呀,三嫂已经有了主意,你就别瞎掺和了。

”四哥看向叶满枝说,“小叶厂长,我跟你说个事,咱厂里最近的新闻你听说了没有?”“什么新闻?我这段时间在党校学习,一直没回厂里。

”“之前厂里不是买了一栋家属楼嘛,但是只有32人分到了房子,其他人意见还挺大的。

我今天听工友说,牛厂长打算跟市里申请一块地皮,再盖一个家属院。

”叶满枝蹙眉道:“不可能吧?今年厂里买楼买设备已经花了不少钱了,哪还有钱盖楼?”“真的,大家传的有鼻子有眼的!厂里拿不出那么多钱,但是职工有钱啊,听说无房职工可以集资盖房,每平米三四十块钱。

这不跟抢钱一样嘛,20米的房子就要六百到八百块了!前几年在咱家这边买个平房才四五百块钱。

”叶满枝沉吟一阵说:“筒子楼的造价比平房高很多,职工集资只出套内面积的钱,但楼梯、走廊、水房、厕所的钱却要由厂里出,相当于公家和个人各出一半吧。

”哪怕有职工集资,厂里也要出几十万,到时候资金压力就太大了。

四哥撇嘴,“哪个冤大头会出那么多钱盖房啊?”沈亮妹拐他一下说:“厂领导肯定有办法,你听来芽的就行。

”她快被自家男人急死了,好不容易捱到了晚上,她赶紧将人拉近房间,关上门问:“食品厂这次分房有没有你的份?”“要求工龄满三年,我的工龄还不到一年呢。

”“自己花钱集资也不行啊?”沈亮妹问,“能不能跟来芽商量商量?”“不知道行不行,不过这是厂里的统一规定,跟她商量也不好使吧。

”四哥脱了鞋上床,“咱家有地方住,再说咱哪有那么多钱集资啊?”沈亮妹犯愁道:“不集资咋办?三嫂要去三线了!你别忘了这房子是咱爸和三哥的,如果三嫂和出租车一直留在家里还好,万一去了三线,这房子八成要被厂里收回去!”“不能吧?”四哥从床上坐起来。

“怎么不能?我听我们服务站的老刘说,有两户全家搬去三线的人家,已经被厂里收回了房子。

他们的人事关系转去了其他单位,当然不能再占着厂里的房子了。

656厂等着分房的工人也挺多呢!”四哥喃喃:“要是那样的话,咱家还真有点麻烦!”当初厂里分房的时候,以老叶的条件,只能分到一套一室半的房子,三哥把自己的那份也加上,才变成了两室。

然后他们又自己改装,将两室隔成了三室,算是把这一大家子都装下了。

厂里有不少人在盼着分房,一旦三嫂带着孩子南下,这套房子十有八九会被收回去。

到时候这套三室就得变成一室半了。

军工大院里的一室半,都不足20平米,如果只有老叶和常月娥住,那还算宽敞。

加上他们一家四口就有点挤了。

沈亮妹提醒他:“你别忘了咱家麦多快要中学毕业了,娶媳妇是迟早的事,房子要是变成了一室半,那让新媳妇住哪里?”如果一直住在现有的房子里,麦多娶媳妇的时候,大不了把他俩的房间让给小两口住,他们还出去睡客厅。

但一室半的户型没有客厅,即使他俩愿意,也没那条件。

夫妻俩商量了大半宿,次日起床上班的时候,每人脸上挂俩黑眼圈。

四哥盘腿坐在床上,眯缝着眼睛说:“我初步想了两个办法……”沈亮妹催促道:“赶紧说说,咱们再商量一下。

”“第一嘛,当然是盯着食品厂的分房,看看这次集资能不能取消工龄限制。

”沈亮妹觉得有点悬,“万一还有工龄要求呢?”“那就只能用第二个办法了,”四哥一拍大腿说,“我最近得督促一下咱爸,让他早日当上车间副主任。

主任副主任有资格分两室的房子,到时候这套房子就能保住了。

等三嫂和出租车去了三线,还能多出一间房来!咱家麦多结婚也够用了!”沈亮妹:“……”在党校上课的叶满枝还不知他四哥啃老啃出了新高度,已经准备督促老叶上进了。

她早上八点半有课,与两位舍友一起走进教室的时候,瞥见了跟她招手的赵桂林。

叶满枝走到教室后面问:“赵经理,找我有什么好事?”“没什么好事,就是昨天刚听说一个消息。

”赵桂林凑近她,压低音量说,“你们厂的那个牛恩久,好像要被调整了。

”叶满枝惊愕地问:“牛厂长要被调整?”不能吧?她陡然记起昨天四哥带回的消息老牛厂长要斥巨资给职工盖房。

他不会是已经听到了什么风声,想在自己离开食品厂之前,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吧? 第186章吴玉琢:跟我爸一起搅糖稀 叶满枝坐在原地,一脸的不可思议。

“赵经理,你从哪听来的消息?准确吗?”“呵呵,”赵桂林露出“爱信不信”的表情,“我昨天回工业厅办事,从人事处那边听来的。

”“……”叶满枝不死心地问,“知道要把我们牛厂长调去哪里吗?”“省厅想成立一家食品工业公司,统管全省的食品工业。

”“类似于省皮革工业公司那种?”叶满枝问。

“差不多吧。

工业厅正在给这家公司寻找负责人,你们厂的牛恩久就是被考察对象之一。

”“如果是去食品工业公司,那牛厂长还挺合适的。

”滨江第一食品厂算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食品厂了,不但工厂规模大,而且生产经营的食品种类和规格繁多。

牛恩久在食品厂一干就是十多年,经营管理经验和生产经验都相当丰富。

再加上今年推行《鞍钢宪法》,让他大出了几次风头。

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,老牛厂长去这家新公司任职的机会还蛮大的。

就是不知道他突然提议给职工盖房,是个什么套路。

自打来了党校进修,叶满枝就没回过食品厂,上午的两节课结束后,她收拾东西准备回厂里看看。

走到党校门口时,却恰巧碰见了站在外边的周如意。

“如意,你什么时候来的?”“来了有一会儿了,党校不让外人进,”周如意擦了把汗说,“我寻思一会儿请人进去找人呢!”“不用找了,”叶满枝看了眼手表说,“走,咱俩找个地方吃饭去。

”省委党校的校风和传统是刻苦学习、勤俭办学,所以党校食堂的伙食相当一般,每星期至少得吃三顿忆苦饭。

这回有了理由不在党校食堂吃饭,叶满枝将人带去了附近的国营饭店,每人来碗青菜面。

“如意,最近厂里怎么样?”由于事情太多,周如意组织了半天语言,才想好先说哪一个。

她先汇报了一个好消息。

“昨天省外贸局的同志给咱们打电话,据说宴席菜在英国那边的市场反馈非常好,前几天英国客户又通过省外贸局,给咱们食品厂下了15000英镑的宴席菜出口订单。

”叶满枝难掩欣喜地拍手:“我早就知道宴席菜能在欧洲打开市场,但是没想到速度竟然这么快!按照时间估算,英国那边应该刚收到货一个多月吧?客户这次需要哪些产品?”“除了上次的红烧猪肘、红烧猪蹄、四喜丸子,还多了一个芙蓉鸡片。

”周如意微笑着说,“那个英国客户跟省外贸局说,很信任叶厂长的眼光,如果咱们厂还有其他宴席菜罐头,可以跟这四种产品一起发货,每种先发十箱试试口味。

客户那边想尽快收货,所以这次没给国内的其他罐头厂下订单,咱们备好货以后,就直接从滨江口岸发货。

”叶满枝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。

她当时只给李琼留了本省外贸局的地址和电话,对方若想单独联系其他厂家,其实是有些困难的。

这年头,除了在广交会上签单,没哪个工厂敢私下与海外关系接触。

所以,叶满枝并没给对方留下食品厂的联系方式,只让她通过省外贸局给厂里下单。

“既然客户信任咱们,那咱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。

厂里正在研发的三种新菜色里,宫保鸡丁的鸡肉供应问题还没解决,东坡肉的调味也还差些意思。

先发一部分鱼香肉丝罐头吧,看看客户那边的反馈。

”周如意面露担忧道:“咱们今年接到的肉罐头订单太多了,其实猪肉原料也开始供应不足了。

”叶满枝摆手说:“哈哈,我已经把工作交接出去了,猪肉的问题去找牛厂长解决,咱就先不管了。

”她正在脱产学习,只要没闹出大乱子,厂里的工作都不该由她操心。

她要是管得太多,反而显得她不敢放权似的。

叶满枝捧起面碗喝了一口汤,又望向对面问:“还有其他好消息吗?”“还有个事,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。

”对周如意来说算是好消息,但放在厂领导身上就未必了。

“牛厂长最近组织了好几次会议,好像是想给无房职工们盖房。

”“有具体方案了吗?”“可能会让职工自己出一部分,然后厂里再拿一部分。

”叶满枝问出内心疑惑:“这种房子算是什么性质的?”自打前几年的私房改造过后,市里就没有私人盖房了,这属于资产阶级倾向。

需要住房的市民,要么跟单位申请福利分房,要么从街道租住公租房。

老牛厂长提出的这个办法,公不公,私不私,到时候要如何界定家属院的产权性质?他要是已经听到了会被调整的风声,这样胡闹,就不怕把自己升职的事搞黄了?周如意说:“产权还是公有的,职工集资的钱就算是未来的房租,交了集资款以后,在一定年限内就不用交房租了。

”叶满枝:“……” 亏他能想得出这种办法。

虽说是单位福利分房,但福利房不是免费房,每月也要交房租,只不过会比街道的公租房便宜很多。

周如意继续道:“集资的时候,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钱,每平米的造价好像暂定成了25元。

比如工龄和职级只够住一房的,按照16米计算,交400块就行。

”食品厂的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,两口子每月工资加起来能有五六十块。

如果能一个月攒20块,那不到两年时间就能把集资款攒出来了。

而且食品厂家属院的房租是3毛钱一米,一室的房子,每月房租在5元左右。

交了集资款以后,大家六七年都不用再交房租了。

叶满枝没啥表情地问:“银行储蓄的年率是7%,把400块存进银行,每年还能有28块钱的利息呢。

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,真有人愿意集资盖房?”“愿意啊,听说牛厂长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,到时候会把利息也算进去,给大家多免一段时间的房租。

”所以,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很多没房的年轻夫妻都挺动心的。

连周如意她妈都说,如果厂里能给她分房,家里可以给她出点集资款,错过了这次机会,下次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。

因着她是未婚的,暂时没有分房资格,她妈已经开始张罗给她相亲了。

“……”叶满枝语竭片刻问,“对于牛厂长的提议,其他厂长是什么反应?”“好像没什么反应,没听说有谁反对。

牛厂长今天早上已经去市里申请地皮了。

”叶满枝:“……” 估计另外几位厂长还没听说老牛要走的消息。

老牛常年搞一言堂,大家已经习惯了他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
既然这个办法是老牛厂长主动提出来的,那就由着他去做呗。

厂里不少职工都等着分房,谁跳出来反对,谁就是职工公敌。

反正资金的问题,有老牛厂长解决呢。

殊不知,牛恩久很可能会在家属院动工之前离开食品厂。

到时候他拍拍屁股高升了,还能赚个为职工办实事的好名声,往后几十年都能被食品厂的老职工念着他的好。

可是,他的继任者和其他副厂长却要坐蜡了。

25块是相当低廉的价格,这两年建筑材料涨价,筒子楼每平米的造价在38元-50元。

如果按照每平米25元的造价计算,职工集资10万,厂里就得拿20万以上。

参与集资的职工越多,厂里的资金缺口就越大。

把钱全都拿去盖房子,那生产还要不要搞了?周如意观察着叶满枝的神色问:“厂长,需要我给牛厂长带什么话吗?”站在职工的角度来看,厂里能盖房子,绝对是件大好事。

但是对厂领导来说就未必了,尤其叶厂长还是经营副厂长,工地用钱的时候,她的压力肯定很大。

叶满枝拧眉想了一会儿说:“不用了,就听牛厂长的吧。

”她有点理解牛恩久的做法。

老牛觉得自己在厂里打拼了十多年,家当都是他带头攒下来的。

与其把家当留给摘桃子的人,不如趁着他说话还好使,给职工谋点福利。

到时候他里子面子全有了,烂摊子就留给继任者收拾。

叶满枝想通以后,快速吃了几口面条。

她现在是党校学生,还是先专心学习吧,厂里的事让其他厂长去操心。

*叶满枝打定了主意专心提高理论水平,不管厂里的事。

所以,在无人阻拦的情况下,食品厂家属院的进度简直进展神速。

她在党校完成第三次小考,准备写结业论文的时候,人家老牛从市里拿到了地皮,盖楼这件事算是板上钉钉了。

叶满枝感叹一番老牛真是牛,便走出了图书馆。

这会儿还不到五点,她想给吴峥嵘打个电话,今天可以由她去幼儿园接孩子。

不过,办公室的电话无人接听,吴峥嵘已经到幼儿园门口了。

眼见又是绿军装来接人,吴玉琢失望地问:“爸爸,怎么又是你啊?我妈妈怎么还不回来?她上学比出差的时间还长!”“你以为我多愿意接你呢,还得带着你回单位加班。

”父女俩相互嫌弃了一番,相看两厌地走出了幼儿园。

去研究所的路上,要经过大院里的供销社,今天供销社门口围了好几个小朋友,有两个还是儿童团的团员。

吴玉琢跟爸爸说了一声,背着军用水壶,飞奔过去跟小伙伴打招呼。

她挤进人群,瞧见有个阿姨坐在供销社门口,身前还摆着一个装满蜂蜜的饭盒。

“马小兰,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?”“买糖稀。

”马小兰将一分钱递给阿姨,从对方手里接过一份麦芽糖。

吴玉琢站在她对面,见她举着两根竹签将糖稀搅动了几下,那琥珀色的糖竟然渐渐变色了!“哇,颜色好像变浅了一点。

”“对呀,”马小兰盯着糖稀点头,“一会儿就越来越白了,我姐姐能把糖稀搅成纯白色。

”“糖稀为什么能变白啊?”吴玉琢问。

马小兰:“……” 她哪知道。

发现小朋友也答不上来,给《十万个为什么》写过好几封信的吴玉琢转而问:“变白以后有什么用呀?”马小兰:“……” 没什么用,就是好玩啊!但是被小伙伴那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盯着,她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似乎有点丢面子。

最终她给出一个还算合理的解释,“变成白色以后,麦芽糖就更好吃了。

”吴玉琢在摊子前围观了一阵,眼见两个小朋友都把糖稀搅成了白色。

她连忙回头去找爸爸买糖稀。

吴峥嵘懒得问她为什么不花自己的零花钱,从兜里掏出两分钱递给闺女。

“一分钱的太少了,你买份大点的。

”麦芽糖那么少,搅几下就变白了,有什么意思?于是,吴玉琢就在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下,豪掷两分钱,买了一个大份的麦芽糖!她从没玩过这个,将竹签接到手里的时候,有点手足无措。

发现糖稀有滴下来的迹象,她连忙将竹签交给大人,“爸爸,你替我搅几下!”吴峥嵘:“……” 他也没玩过这个。

他的记性算是很好的,但是在有关童年的记忆里,似乎从没出现过糖稀这种东西。

吴大博士垂眸看向那几个正在搅动糖稀的小朋友,观察了几秒后,用他那研究军用计算机的脑袋瓜子,快速学会了搅糖稀。

感觉有点上劲儿了,他将竹签递还回去:“你慢慢搅吧。

”吴玉琢是那种做事很专注的小孩,玩就是玩,种地就是种地,学习就是学习。

所以,出于对新玩具的好奇,她跟着爸爸回单位以后,就乖乖坐在椅子里安静地搅糖稀。

她想看看马小兰说的是不是真的,糖稀真的能搅成纯白色呀?不过,由于今天的父爱过于浓厚,2分钱的糖稀远不如1分钱的好搅。

吴玉琢在他爸单位默默搅了一个多小时,搅得她手指和手腕全都酸了,仍然没能搅出纯白色。

回家的路上,她实在没了耐心,将竹签递到亲爹手里:“爸爸,你帮我搅一会儿。

”鉴于她今天在办公室一直很安静,表现优异,吴峥嵘帮她快速搅动了几下。

进家门的时候,糖稀终于变成了白色。

发现窗户里透出了暖黄色的灯光,吴玉琢欢呼着开门进屋。

“妈妈,你回来啦!”她将搅好的糖稀递过去,“给你吃一口,马小兰说白色的麦芽糖最好吃了!”叶满枝婉拒:“宝宝,你自己吃吧,我已经洗漱刷牙了。

”瞧这麦芽糖的拉丝泛白程度,她闺女至少搅和了一小时。

她有点下不去口。

吴玉琢丝毫没感受到来自亲妈的嫌弃,将麦芽糖举到出了大力的亲爹面前。

“爸爸,给你吃一口。

”“你自己吃吧。

”吴峥嵘也不想吃。

吴玉琢小同志有点不舍得吃自己的劳动成果,盯着麦芽糖研究了一会儿问:“爸爸,你说麦芽糖为什么能变成白色?”吴峥嵘没给她讲晶体、密度和折射,简单解释说:“你搅动麦芽糖的时候,会搅进去大量的空气形成气泡,气泡又小又密,影响麦芽糖透光。

你之前不是在国营饭店吃过一次雪绵豆沙么,那个白色外皮其实是用蛋清做的,透明的蛋清搅出大量气泡以后,就变成了雪绵豆沙的白色外皮,原理与搅糖稀差不多。

”吴玉琢想起只吃过一次的雪绵豆沙,嗷呜一口,把面前的麦芽糖放进了嘴里。

叶满枝:“……” 她一辈子也用不上的知识又增加了。

她提起书包说:“你俩在家吧,我回党校了。

”“现在回去?”吴峥嵘瞄一眼挂钟,已经七点半了。

他以为叶来芽今天可以在家留宿。

“党校有门禁,每晚十点之前必须回宿舍,组织员要点名的。

”叶满枝义正言辞道,“而且我是宿舍长,更得以身作则了!”她职级不高,年纪也不大,在理论骨干研究班里没能当上班干部。

但她宿舍里的两位大姐,一位是支书,一位是学习委员,所以这个宿舍长的头衔就落到了她头上。

吴峥嵘只好带着闺女,一起送她去车站坐车。

吴玉琢嚼着麦芽糖,小大人似的感叹:“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?”*叶满枝的进修时间只有两个月,日子其实过得挺快的。

十月末的时候,省食品工业公司成立。

滨江第一食品厂的牛恩久被省工业厅任命为党委书记。

通知送到食品厂的时候,全厂哗然。

主要是他在食品厂坚守的时间太久了,一干就是十多年。

无论是班子成员,还是普通职工,谁都没想到牛恩久会突然被上级调走。

叶满枝接到消息赶回厂里的时候,牛恩久正在装腔作势地感叹:“任命确实太突然了,我早就做好了在咱们厂退休的准备,谁能想到上级领导会调整我的工作呢?我在咱们厂里还有好多工作没做完,就这么走了还真挺舍不得大家的。

”对于他的离开,最高兴的莫过于蒋文明和朱可海。

他俩都是副书记、副厂长,上面有了空位置,副手们终于可以往上动一动了。

蒋文明握着老牛厂长的手感叹:“咱们一起在厂里奋斗了十来年,你这个班长突然要调走了,我这心里呀空落落的!”“谁说不是呢,我自己也没缓过神呢,厂里还有好多工作没做好,我其实是心有遗憾的。

”几位副厂长相继发言,跟老牛厂长互诉了一番衷肠。

轮到叶满枝的时候,由于她早就洞悉了牛恩久的小动作,所以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感人肺腑的话。

要收拾那么大的一个烂摊子,她没骂人就不错了。

但牛恩久高升,她于情于理要道声恭喜的,她整理好心情说:“牛厂长,你以后就是省领导了,省食品工业公司正是咱食品厂的顶头上司。

以后省里有啥好事,你可得想着点咱食品厂!”“哈哈哈,好说好说!”牛恩久看向几人说,“把厂子交给你们我是很放心的,之前组织找我谈话的时候,我也推荐了咱们班子里的同志接替我的位置。

最终会如何安排,还是听省厅的通知吧。

”至于他推荐了谁,人家老牛就是不说。

省公司那边刚刚成立,急需掌舵人,牛恩久只在厂里逗留了不到十天。

交接完工作,便去新单位上任了。

在新任厂长的人选正式公布之前,由蒋文明暂代厂长一职。

叶满枝交完论文,领了结业证以后,重新返回食品厂上班的第一天,便被周如意告知,已经有职工往财务科交集资款了。

“这么快?”叶满枝表情错愕,“家属院的设计图都没出来,有哪些格局都不清楚,大家交什么钱啊?”“牛厂长之前说就用老家属院的设计图,格局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。

每个人能住一房还是两房的,大家心里都有数,有人还去老家属院看过。

所以,厂里的集资账户开通以后,就有人往财务科交钱了。

”“……”叶满枝隔了半天才说:“你把这消息告诉蒋厂长的秘书,让蒋厂长拿主意吧,看看他有什么想法。

”蒋文明能有什么想法,他比叶满枝更早得知消息,已经在办公室里将牛恩久臭骂了八百遍!能当厂长的没有傻子,大家渐渐反应过来,集资房就是老牛故意为之的!他做了那么多年的厂长,每次提到分房的话题时,他哪次不是拖着的?这次却极有魄力地主动提出给职工盖房。

要说老牛不是早早听到消息,给继任者挖了一个坑,蒋文明把名字倒过来写!他是代理厂长,自认很有可能转正,所以集资盖房的事不能拖着了,否则收的集资款越多,厂里要补的窟窿越大。

他将另外几位副厂长召集到一起,开了一次班子会议。

讨论集资盖房的窟窿要怎么堵。

陈谦说:“就跟职工实话实说吧,咱现在账面上没钱,盖不了那么多房,咱们早点说,也省得大家到处借钱凑钱。

”王士虎问:“既然没那么多钱,当初为什么要答应盖房?”陈谦:“……” 这不是老牛厂长说的嘛,资金由他来想办法。

之前购买设备的贷款已经还得差不多了,可以跟银行再贷点。

他当初那么信誓旦旦的,谁能想到这房子还没动土,他就走了啊!朱可海抱臂坐在一边,面色不虞道:“要是现在叫停,职工肯定会有抵触情绪,要盖房的风声传了那么久,告示都贴出去了,怎么能出尔反尔?”王士虎瞟他一眼问:“朱厂长有办法弄来工程款?”朱可海:“……” 弄个几万还行,几十万他也弄不来。

“叶厂长有什么想法?”蒋文明点了叶满枝的名字,“你去进修的这段时间,牛厂长提议职工集资建房,具体情况你都了解了吧?”叶满枝颔首说:“我已经听说了,不过,我有个疑问,每套房最少要集资400块钱,所有无房职工都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吗?”“各家情况不同,一些条件困难的同志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。

”叶满枝问:“那对于这部分困难职工,厂里是如何打算的?暂时拿不出钱,就不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了?”众人:“……”“咱们厂的住房矛盾一直存在,即使这次真的成功盖起了集资房,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。

现有的矛盾不单单是住房矛盾,还有长久以来的不公平产生的矛盾。

其实咱们厂的大部分职工都有房可住,只是房租价格不同而已。

住家属院的人,每月交个五六块钱即可。

同样的面积,在街道租住公租房却要交8-10块。

如果大家都是这个价格,那也就罢了,关键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。

”陈谦说:“所以大家才要求厂里盖新的家属院嘛。

”“但是,可不可以有另一种办法呢?”叶满枝说,“对于那些实在无房的职工,仍然可以参与集资。

而居住条件还可以,手头也不宽裕的职工,这次就不要参与了。

咱们可以让后勤统计一下,大家现有的房租与家属院的房租,每平米相差多少钱。

实在不行,咱们就按月给职工发点住房补贴吧。

”“比如有的职工应该分一套16平米的福利房,每平米的租金是3毛,但人家正在租住的房子是每平米5毛的,那咱就每月给职工补贴三块二。

每月往外掏一点,总好过一次性掏出几十万吧?” 第187章新机遇 刚洞悉老牛厂长的算计时,叶满枝其实非常生气。

牛恩久赚了好名声,却会给领导班子留下一个大窟窿,不知多少年才能填平。

但是,周如意委婉问她是否要反对集资建房时,叶满枝选择了沉默。

按照食品厂的惯例,每年能搞一栋楼,解决几十个职工的住房问题就算是表现不错了。

而全厂有几百上千套房的需求。

如果不用点非常手段,有些职工可能十年八年也等不到房子。

一个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十年呢?叶满枝不想让大家将时间蹉跎在等待里,反正住房问题早晚要解决,早解决就能让大家早享受。

不破不立,既然老牛已经把戏台子搭好了,那他们就顺势站上去吧。

“各家的情况不同,一口气拿出四五百、六七百盖房,大多数人都会有压力。

”叶满枝笑道,“在集资盖房这件事上,我建议不要一刀切,最好能多给大家几种选择。

”听了她的办法,陈谦第一个赞同道:“给职工发补贴这个主意不错,其实咱们每月能从老家属院收上来三四千的房租,留足维修经费以后,剩余的租金可以覆盖一部分职工的住房补贴,厂里的资金压力能减轻不少。

”朱可海放下茶杯说:“但是职工租住公租房的地段、面积差异很大,每平米的价格也不同,这个补贴恐怕不好发,后勤和财务科的工作量太大了。

”“这个好办啊,”陈谦笑道,“每人的住房面积是固定的,超出的部分不给予补贴,每平米补贴也要设定最高上限。

要是有人在好地段租了大房子,那就只能由他个人负担了。

”几人围绕补贴的话题讨论了将近一个小时。

叶满枝给自己的茶杯添了三次水以后,提议道:“咱们几个不要关着门开会了,厂里推行了《鞍钢宪法》,职工们对参与工厂管理都挺积极的,住房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,不如从各车间召集职工代表一起开个座谈会。

”“行,”蒋文明很有一把手气势地拍板说,“咱们就给职工两个选择集资和住房补贴,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。

”至于集资建房的钱要从哪里筹措,那都是后话了。

厂里得先看看愿意集资的人数有多少,如果在300人以内,他可以想想办法。

蒋文明是代厂长,由他出面召集各车间的职工代表开了座谈会。

职工们在会上发言非常踊跃,大家集思广益,着实想出了不少好办法。

叶满枝觉得讨论效果很好,如果按照大家的办法落实,解决福利分房的问题指日可待。

然而,召集了一次座谈会后,蒋文明却没了别的动静,再没主动提过房子的话题。

叶满枝刚开始还偷偷嘀咕,蒋厂长做事虎头蛇尾,难怪这么多年一直被老牛压制着。

隔了两天,她渐渐回过味来,怀疑蒋文明可能是从上面听到了什么风声。

如果上级中意的接班人选不是他,那他确实没必要帮新厂长填窟窿了。

果然,在十一月的最后一个礼拜,滨江第一食品厂接到了上级通知。

新任党委书记、厂长,于之江同志,即将到任。

对于这个结果,虽然让人意外,但也算合理。

叶满枝只能说,老牛厂长那个坑没白挖,他心里对厂领导班子的情况还是有数的。

这几个副厂长,没人适合当厂长。

叶满枝自己就不用说了,升正科还不到两年,又不是党委副书记,上级不可能让她在短时间内升任副处级的党委书记、厂长。

朱可海闹得挺欢,却是新来的,又没有特别拿的出手的成绩,要是再等上一两年,他也许有机会当厂长,但老牛搞了《鞍钢宪法》,进步得太早了,导致朱可海衔接不上。

蒋文明算是最有可能转正当厂长的人,资历够了,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不少成绩。

《鞍钢宪法》能快速在全厂落地,他这个副书记其实功不可没。

老牛忙得分身乏术时,都是由蒋文明出面监督《鞍钢宪法》的执行情况。

叶满枝觉得蒋厂长吃亏在不会宣传自己,明明干了不少活,接受采访的却是牛恩久,功劳大部分算在了牛恩久头上。

她还知道往报社投稿,暗戳戳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呢,蒋厂长却啥行动也没有。

叶满枝为蒋文明遗憾了一下下,便跟着大部队一起去迎接食品厂的新任一把手了。

于之江39岁,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,在门口与几人挨个握了手,轮到叶满枝时,他热情地晃了晃说:“叶厂长,以后咱们又要一起并肩战斗了!”叶满枝也热情地回了一番客套话。

他俩都是从省工业厅出来的,算是半生不熟的熟人。

于之江曾是省厅化轻工业处综合四科的科长,综合四科是主管烟酒的,叶满枝当小喽啰时,与对方交流不多。

后来给夏厅当了秘书,才跟人家有了几分面子情。

严格来说,他俩算不上并肩战斗过。

她对于之江仅有的印象是为人比较圆滑,在单位里很吃得开,就是不知道工作能力咋样。

……新厂长到任以后,很快就正式投入了工作。

由于初来乍到,不了解厂里的情况,又面临一个集资盖房的大窟窿,于之江并没有冒然调整领导班子的分工,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也迟迟没有烧起来。

按理说,新领导到任,又正值年末,厂里应该有点新人新气象才是。

可是,厂领导班子里一片死气沉沉,连朱可海那样的积极分子,都不怎么给人讲课了。

主要是于之江太年轻了,他来了食品厂,少说要干三五年,只要他不动地方,那其他人都没啥进步的希望。

叶满枝算是心态最平和的,反正以她的资历暂时当不上厂长,所以,谁当厂长对她来说都一样。

临近下班时,她在厂里接到了吴峥嵘打来的电话,然后快速穿上外套、系好围巾,跑去了厂门口的汽车站。

今天吴玉琢要去现场观看她车哥和球哥的滑冰比赛。

自打参加过一次幼儿园运动会以后,每次出门看比赛的时候,小吴同志都要准备一大堆零食。

所以,去看比赛之前,她要亲自来妈妈单位,给她车哥和球哥选购两串糖葫芦。

叶满枝只在汽车站等了十分钟,便等到了她闺女搭乘的那辆公共汽车。

车门打开,吴玉琢从台阶上跳下来,还回身跟售票员阿姨说再见。

售票员很尽责地问:“你妈妈来了吗?”“来了来了。

”叶满枝赶紧上前几步,探身跟车里的售票员道谢。

这是她跟吴峥嵘想出的懒人办法。

吴峥嵘晚上要值班,不能跟她们一起去看比赛,所以从幼儿园接了孩子以后,就将人送上公共汽车,然后麻烦人家售票员帮忙看着点孩子,到站的时候,提醒一下他家吴玉琢。

售票员同志相当负责,协助吴玉琢小同志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独自搭乘公共汽车体验。

叶满枝牵着闺女去糕点门市部采购零食,边走边问:“宝宝,你带了多少钱啊?”“一块钱!”吴玉琢拍拍自己的兜兜。

“那你可真够大方的。

”她家小崽的零花钱只进不出,能花父母的决不花自己的。

今天能舍得花一块钱,绝对是破天荒头一遭。

食品厂今年的糖葫芦比去年提早两个月上市,吴玉琢围着门口的草垛子,精挑细选了三串糖葫芦。

叶满枝双手插兜说:“我也想吃。

”吴玉琢摸了摸兜兜,跟她商量:“咱俩一起吃一串行不?”“我自己就能吃一串。

”“哎。

”吴玉琢像是拿妈妈没办法,“好吧,再挑一串。

”母女俩拿着四串糖葫芦,又买了半斤江米条,一起去人民体育场观看比赛。

今天这场比赛是比较正式的市级少儿滑冰比赛,小运动员要在身后别名字和号码牌的那种。

比赛场地是露天的,她俩到场的时候,出租车和起球正穿着蓝白条运动服在冰上热身。

吴玉琢高喊:“车车哥,球球哥,加油!”沈亮妹笑道:“还没正式比赛呢,有言,你留着嗓子等会儿再喊。

”小哥俩见到了妹妹,都背着手滑到了场边,起球问:“你怎么才来啊?我都等你半天了!”他在滑冰这项运动上有些天赋,至少比出租车天分高一点,所以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自信。

“我去食品厂买糖葫芦啦!”吴玉琢将糖葫芦递过去,“你俩现在能吃吗?我妈妈说吃多了影响发挥。

”出租车接过糖葫芦,很洒脱地说:“我成绩就那样,吃多少糖葫芦都影响不了!”黄黎在儿子脑门上点了点,吐槽道:“你心态还挺好的。

”“嘿嘿,我吃了糖葫芦,没准儿能滑出好成绩呢。

”叶满枝在侄子的胖脸蛋上揉了一把,“咱们车车其实还挺适合当运动员的,运动员就得心理素质好!”小哥俩在场边吃了两颗山楂,听到大喇叭通知运动员检录时,依依不舍地将糖葫芦交给妹妹保管。

吴玉琢举着糖葫芦给俩哥哥喊加油。

叶满枝捂住她的嘴,问两个嫂子:“刚才大喇叭里点到的名字是不是叶起祥和叶起球啊?”黄黎:“……” 她没注意。

沈亮妹有一瞬间的慌神:“不能报错名字了吧?”“报名表是谁填的?”叶满枝问。

“你四哥啊。

”沈亮妹没啥文化,只上过扫盲班,她担心自己给儿子填错了,所以就让拥有高小学历的叶满桂填写了报名表。

叶满枝感觉自己的耳朵应该没听错,无语道:“让我四哥填,还不如让麦多帮忙填呢!”起球的大名叫叶起安,大家平时喊喊小名也就算了,这种正式比赛怎么能填写小名啊?“估计你四哥忘了起球大名叫啥了,”沈亮妹对自家男人还是比较了解的,后悔道,“早知道我就不让他写了!亲儿子的名字都能被他写错!”她越想越后悔,而这种后悔,在比赛结束后,广播播放成绩时达到了顶峰。

“第二名,656厂子弟幼儿园叶起球。

”“……”“……”“第九名,656厂子弟幼儿园叶起祥。

”“哇哇哇!”听到名次后,吴玉琢卖力挥舞着糖葫芦,嗓子都喊哑了,“我球球哥得了第二名!车车哥得了第九名!我哥太厉害啦!”叶满枝早就听说两个侄子滑冰滑得不错,今天还是头一回看现场。

没想到这俩小子居然真能滑出成绩来!这次参赛的运动员都是学龄前儿童,全市共有40多名小运动员参加比赛。

起球能滑进前三名,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!出租车穿着冰鞋嗖嗖滑到场边,兴奋地喊:“妈妈,我就说吧,吃糖葫芦真的能滑出好成绩!我第一次滑进前十名!”黄黎:“……” 得个第九名就乐开花了。

以后不会每次比赛之前都要吃糖葫芦吧?业余人士觉得第九名不算啥,可是人家出租车这个第九名的含金量其实还挺高的。

市少儿滑冰队要从这次比赛中挑选8名好苗子。

市体委的一位滑冰教练找到了俩孩子的家长,询问她们是否愿意让孩子加入少儿滑冰队接受训练。

训练期间市队提供冰刀,如果能滑出成绩,以后还有粮票肉票补贴。

黄黎早知道市队在选人,没想到自家小胖子也能被选上,“教练,我家叶起祥只得了第九名,而且他体型其实有点胖。

”“没事,孩子正在长身体,虽然胖一点,但他挺灵活的。

第七名的孩子不想练体育,你们要是愿意去,就给这小胖子报个名。

”吴玉琢紧张地看向三舅妈,车车哥想去训练,要是能让他去滑冰队就好啦!黄黎瞅一眼自家灵活的小胖子,权衡片刻说:“那就先让他去试试吧。

”反正距离过年还有俩月呢,这小胖子成绩不太稳定,不是每次都能滑进前十名的。

兴许是受到了两个小哥哥的影响,看完比赛后,吴玉琢决定学习滑冰,到时候仨人还能一起玩。

叶满枝自己就会滑冰,她的第一双冰鞋还是吴峥嵘送的呢。

所以,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,叶满枝计划着先去体育用品商店,给闺女买双小冰鞋,然后由她亲自上冰进行指导。

省下一笔报班学习的费用。

她拿着笔记本去罐头车间跟班,在心里感叹着自己持家有方。

*而城市的另一边,省工业厅的小会议室里,厅党委正在商量几项人事议题。

收到厅长的示意,人事处孙处长接着说:“对于滨江曙光机器厂的第一副厂长人选,人事处提名了四位同志,分别是省厅重工业处综合一科的张志刚同志,德化红星机械厂的李波同志,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叶满枝同志,以及惠城兴华工具厂的王天成同志。

”“张志刚34岁,党员,大学学历,毕业于省工业学院机械系,现任省厅重工业处综合一科副科级干部,曾任……”李副厅长问:“我记得张志刚的基层工作经历还挺丰富的?”“对,58年-59年,曾在德化专区江华机械厂任两年副厂长,59年该厂的产值翻了一番。

”夏竹筠:“……”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本月排行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《错轨(4p,高H)作者:夏多布里昂

《《错轨(4p,高H)作者:夏多布里昂》 《错轨(4,高h)作者:夏多布里昂小说全文番外_秦逸新啊啊《错轨(4,高h)作者:夏多布里昂,?2024 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 来源来自网络bz 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。 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!如不慎该文本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,谢谢! 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 本书名称: 错轨(4,高h) /

『』《他好凶残》作者:兔七哥

《『』《他好凶残》作者:兔七哥》 『』《他好凶残》作者:兔七哥小说全文番外_季长青卢光宇『』《他好凶残》作者:兔七哥,?浏览器打开dj,查看更多精彩小说。 书名:《他好凶残》 作者:兔七哥 文案: 表面狠厉实则正义的酷哥直男 vs 表面纯良实则心机的茶味儿疯批 韩山 x 驰远 /

抢了孽徒男主的饭碗

【压轴题】:如何从孽徒男主手里,拯救即将被关小黑屋的无辜师尊? 沈映宵思索片刻,大笔一挥:只要我先一步把师尊抢走,就能碾平男主的路,让男主无路可走! 孽徒师弟:? 师尊:? 沈映宵穿到一个修真世界,成了孽徒男主的温润大师兄。 根据剧情,我的天才小师弟和我的美人师尊,即将展开一场动辄以全天下陪葬的虐恋情深。 而我这个大师兄,则会因维护师尊,被男主失手误杀,成为横亘在师徒之间的一根拔不掉的毒刺/

冷幻觉by藤花琅-74

《冷幻觉by藤花琅-74》 冷幻觉by藤花琅-74目录全文阅读,主角是宋雅兰宋烁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,包含结局、番外。题名:冷幻觉 作者:藤花琅 tag列表:伪兄弟、年上、he 简介: 控制欲很强的哥哥 x 钝感笨笨的弟弟 宋烁把宁珏当成自己养的小狗,他允许宁珏睡自己另半边床,允许宁珏恋爱,允许宁珏把新换的枕头哭湿,但不允许宁珏脱离他的控制范围。 预警: 不适合攻控、受控,受谈过恋爱。 /

[np 更68]《兽皇的后宫(双性总受、种田)》作者:小顾

《[np 更68]《兽皇的后宫(双性总受、种田)》作者:小顾》 [n 更68]《兽皇的后宫(双性总受、种田)》作者:小顾目录全文阅读,主角是谢孟章江承砚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,包含结局、番外。?兽皇的后宫(双性n总受) 【作品编号:75538】 连载中 投票 收藏到书柜 (1729) 原创 男男 架空 高h 正剧 美人受 穿越 本质种田文+收集美男,请无视逻辑,绝对甜宠,剧情偏多,适合吃肉腻了/

by她的小梨涡_唧唧的猫

《by她的小梨涡_唧唧的猫》 by她的小梨涡_唧唧的猫目录全文阅读,主角是宋一帆付雪梨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,包含结局、番外。她的小梨涡 第1节 本书由 腐女一枚 整理。 《她的小梨涡》 作者:唧唧的猫 文案 初见你时 真的不知道你这么楚楚动人 /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