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子弟多照拂,因为他对每个学生都用心。
只有这次送考生进考场,李夫子才拍拍李锦道:“好好考,咱们李家没落多年,好容易出个李勋,如今若你再能考得不错。
你们二人,必然能光耀我们建孟李家。
” 不少学子都背负着家族的期望,这点并不奇怪。
纪元这边,郭夫子看看他,微微点头。
纪元不用为家族争光,但他心里却也有想法。
那个说起来很大,甚至会被人笑话的想法。
纪元看着蓝天白云,稍稍笑了下。
他的志向是什么,不用言说。
正荣县众人带的东西齐全,提前去排队,等着搜查官查验。
十二学子都是有经验的,并不慌张,搜检官检查,询问官核对身份姓名,他们都对答如流,没有半分紧张。
这份淡定,就区别于其他县的学生了。
模拟考就是有用啊! 这下再也没有正荣县的学子抱怨自家县试极难了。
难是有道理的。
县试难了,府试的压力便减轻很多。
流程一样,接下来抽签,找自己的席舍,一切都是那样轻松。
但纪元却在这个时候再次打起精神。
越是这么顺的时候,越要警惕,否则会出大纰漏。
纪元检查自己带来的东西。
考试专用的纸张。
笔墨,三根蜡烛,火折子。
一套更换的衣服,被褥等物。
再有两匣子吃食等物。
是没错的。
纪元闭上眼,只等着辰时正刻,八点的钟声敲响。
只听七点钟声先敲,旁边文庙燃起香火,在席舍内都能看到。
看来府学学政带着监考老师们正在焚香祭天,一并戒誓。
诸如:“求贤为人臣事君义。
” 再比如:“如违此誓,天地降难。
” “唯公慎明,乃臣之贞。
” 等等等等。
不少学生头一次见这样的场面,忍不住伸头去看,直接被捕快打了一下,让他立即坐好。
府试一千六百多个考生,不敢再发一言。
每个考场都有数位监考官,以及十位数以上的捕快。
终于,那边香火的烟气消散,所有监考官到位。
再听钟声响。
辰时正刻了。
府试第一场考试。
正式开始。
两个时辰内,答两道四书义题。
第一道题目是,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
啊? 纪元还以为自己看错了,再看一遍。
这道题目,竟然跟他们县试题目一样! 县试的考题,一般都是县里自己人商量。
府试考题,自然是府学的人商量。
两者互不干扰。
这等于说,你正儿八经考试的时候,第一道题,就是模拟卷考过的。
好事啊! 之前模拟卷夫子们还点评过,找过他们的疏漏,只要把之前的文章删删改改,便能写上来。
是自己写的文章,再誊抄上去也是无碍的。
一模一样的题目,写上去的却是精修过的文章,第一场开始的第一题,就给正荣县十二学子十足的信心! 第二道题,那就不一样了。
但题目不难。
学而不思则罔。
以此写七百字。
这句话出自论语,意思很简单,学习要跟思考结合,不然也白费功夫。
纪元思索片刻,在“学”跟“思”之间辩证,阐述其观点。
下笔的时候,纪元想到郭夫子提过的时文方法。
也就是这个时代八股文的雏形。
虽然不至于照搬,但真的可以尝试用同类的方法。
纪元下笔,直接破题,先仿宋文,后面再用元曲的方法。
只是写着写着,又回归自己的老毛病,八股文变散文。
纪元看着都笑,干脆重新融合,把前面过于格式化的东西去除一些,后面太散的给收紧了。
估计谁都没想到,纪元在考场上,竟然还在练习自己的文章。
上午两篇文章写完,基本到了中午。
纪元吃了些肉干,用了温水,继续闭目养神,直到下午第二场考试开场。
第二场依旧是四书里出题。
出自孟子,题目为:“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
” 如果为百姓考虑,那么百姓也会为你担忧。
孟子的想法便是推己及人,施恩于民。
此话看着两者互有干系,但却也分先后。
上位者先担心下位者的安危,下位者才能反向回应。
若上位者做得不好,就不要再想得到百姓的帮助了。
纪元起笔道:“民之与君同优,其事亦不系于民也。
”① 就拿正荣县的县学举例子。
先是县学对学生们好,所以县学的学生李勋等人,愿意为自家县学忙前忙后。
甚至先行垫付银资,提前联系酒楼,在城门口迎他们等等。
为什么其他县的学生们没有这么做? 自然因为其他地方的县学没有那般照顾自己的学子们。
以后纪元他们这批学生考出来,会事无巨细地照顾下面来的学弟们,会分担县学夫子们的工作吗? 自然会。
因为民亦忧其忧。
他们自然会因为县学夫子们的行为,而心存感激,帮忙分担这些事情。
故而正荣县只来两位夫子,两位捕快,就能把事情办得圆满。
他们这件事,就是最好印证了这句话。
当然,此事并非典故,写下来并不好,但用这件事的感悟思考其他事情,也能理解同类事物的规律。
学而不思则罔。
学习上的事情要思考。
对待事情同样也要思考。
后面又写:“且忘民之忧以恣其乐者,其信盖有所恃焉...使环顾其民而皆有二心焉。
吾见君之独立于庭也,而若是非者非一日之故也。
”② 忘记百姓忧愁反而很快乐的人,心中肯定有恃无恐。
还会以为反正他们不快乐跟我有什么关系,又不会妨碍到我。
那有一天,百姓们忧愁一定会发展到让你也担忧,让你不得不去看。
那个时候再看看周围人,你跟百姓一定会有二心。
国君跟百姓离心,站在庭院里环顾四周,发现只剩自己,那就说明这种情况不止一次了。
不顾及百姓的君主,一定会众叛亲离。
全篇写的都是忧民跟民忧的关系。
从根本上分析君主跟百姓的联系,以及诚心为民,施恩于民的想法。
这跟孟子整书的想法也是相合的。
第二场第一题答完。
第二题为“定四海之民,君子乐之。
” 同样出自孟子,意思是,安抚天下的百姓,是君子们最开心的事情。
君子讲仁义礼智。
定四海之民,是君子们乐见的事情。
为什么呢? 因为这是一个君子的本性,他们本来就喜欢做,这是从内到外的本心,不为其他,就因为他是君子。
此题说的是君子为何是君子。
不是做了这些事就是君子,而是君子本来就是这样的人。
这是在约束读书的读书人,让他们成为一个仁义礼智的君子。
这跟第一题竟然有些呼应。
如果读书人真的能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,想来上面那题,忧民之忧者,必然水到渠成。
四月初八晚。
第一日考试结束。
纪元分析了下,第一场考试内容都是《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清朝末年,四方战乱,民不聊生。本书讲述了摸金校尉前辈张小辫的传奇一生。误入年久失修的前朝贵妃陵墓,见金棺、遇奇人、得奇书、历奇险,习得一身不传之秘。从此也开始了张小辫诡谲的历险传说。破解造畜谜团,率领雁营大战太平军每每涉险,都有深藏不露的神秘人物林中老鬼相助。林中老鬼所言能让张小辫大富大贵,最后却是一场早已安排好的大阴谋。 /
十八岁那年,黄皮子寻仇,全村男女老少横尸荒野,自此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。 血池里究竟有什么? 朝天棺葬的谁? 黄金棺又是哪位达官显贵的归处? 槐木棺内的大人物,有何来历? 避天棺是否真的可以令人长生? 我叫叶鞘,师承抬棺人 /
来自宇宙另一种智慧生命的黑科技,意外被陈问今所得。 不知就里的陈问今恰好在思考人若能弥补所有过往遗憾的问题。 然后他发现,周围的一切开始变化,地上的积水化作雨滴飞起;拍动着翅膀的鸟儿扑腾着翅膀退飞;拍碎的浪花重新聚集;连风也突然改了个方向 /
【女强】+【医术】+【双洁】夫君不能人道,竟跟恶婆婆恶毒设计把她丢给乞丐!她受尽屈辱,夫君却高中状元治好了病转头害她沉塘而死!重生归来,她反手将恶婆婆丢给乞丐让其身败名裂,揭穿人渣夫君天阉之事让他无颜见人,还彻底断了人渣的为官之路! 虐渣虐得正起劲,突然跑出个郡主想抢她夫君,还屡次恶意加害她!她转身用逆天医术救了权倾朝野年纪轻轻的摄政王,直接成为郡主她嫡母! 新婚夜,摄政王轻拥她,嗓音低沉/
罗莉有三好,柔体、清音、易推倒。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罗莉控。 整个世界即将沉入最深的黑暗之中,而一个无赖少年,却凭着他的无赖本性推倒了一个个罗莉还有御姐,熟女。 美丽的公主,柔软的女骑士,治愈系的小女孩,性格别扭的死灵女法师 是的,本书的作者是个罗莉控。 但是兼爱才是王道。 /
1. 沈晗霜姿容昳丽,进退有度,所求只是觅得良婿度过平淡的一生。 可嫁给平南王世子祝隐洲后,她才知他本有心上人,但那人已成了太子妃,是未来的皇后。 沈晗霜只是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。 世上许多夫妻之间也并无情爱,只因合适与习惯也可以相安无事地度过余生。 沈晗霜不愿费心强求更多,更不会再把祝隐洲某些时刻的不知节制当成他动情的证据。 所以发现自己已情根深种时,沈晗霜把心思藏得很好。她继续做祝隐洲温/